江南电竞logo > 大学介绍 > 大学点评>

2025年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时间: 大学点评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

第五章 录取规则和办法
第十四条 按照教育部生源地省市招生工作的相关规定,以及“学校负责,招生主管部门监督”的要求,严格执行招生工作“六公开、六不准”,实施“阳光工程”。坚持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公平、公正、择优录取的原则。
第十五条 学校录取新生的男女比例不限。
第十六条 考生身体健康要求:学校根据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规定执行。对于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学校可以不予录取”条款的考生,将按“不予录取”执行。
第十七条 外语语种要求:不限。学校公共外语语种为英语,新生入学时也可根据喜好选择其他语种替代英语作为必修的公共外语,可选的语种有日语、韩语、法语、德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
第十八条 学校认同并执行各省(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加分或降分投档的政策规定。
第十九条 学校按考生所在省(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确定的录取批次、投档原则及投档比例开展招生录取工作。
第二十条 学校执行考生所在省(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关于投档的有关规定。在专业录取过程中,若出现总分相同的情况,按照各省(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制定的排名方式进行录取。
高考综合改革省(市、自治区)按照高考改革规定的录取政策进行录取。
非高考综合改革省(市、自治区),进档考生,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择优录取。当所有专业志愿均不能满足且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将其随机调录到学校录取计划未满的专业,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原则上予以退档。
第二十一条 学校录取结果按照教育部和各省(市、自治区)的有关要求及规定的形式进行公布。考生可登陆学校招生网查询。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 专业大类 专业小类
印刷数字图文技术(专科) 轻工纺织 印刷类
跨境电子商务(专科) 财经商贸 电子商务类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科) 电子信息 计算机类
金融服务与管理(专科) 财经商贸 金融类
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专科) 财经商贸 电子商务类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科) 文化艺术 艺术设计类
产品艺术设计(专科) 文化艺术 艺术设计类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科) 装备制造 自动化类
建设工程管理(专科) 土木建筑 建设工程管理类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科) 文化艺术 艺术设计类
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专科) 财经商贸 电子商务类
时尚表演与传播(专科) 文化艺术 表演艺术类
应用西班牙语(专科) 教育与体育 语言类
现代文秘(专科) 公共管理与服务 文秘类
应用英语(专科) 教育与体育 语言类
社会工作(专科) 公共管理与服务 公共事业类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科) 旅游 旅游类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科) 旅游 旅游类
旅游管理(专科) 旅游 旅游类
现代物流管理(专科) 财经商贸 物流类
工商企业管理(专科) 财经商贸 工商管理类
电子商务(专科) 财经商贸 电子商务类
市场营销(专科) 财经商贸 工商管理类
国际商务(专科) 财经商贸 经济贸易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科) 财经商贸 经济贸易类
大数据与会计(专科) 财经商贸 财务会计类
大数据技术(专科) 电子信息 计算机类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 电子信息 计算机类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科) 装备制造 自动化类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科) 装备制造 自动化类
市政工程技术(专科) 土木建筑 市政工程类
建筑工程技术(专科) 土木建筑 土建施工类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科) 土木建筑 建筑设计类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高考录取结果公布时间集中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具体时间因省份、录取批次而异,本科批通常在7月中下旬公布,考生可通过省级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

高考录取结果公布时间规律

高考录取结果公布遵循分批次原则。全国各省份录取批次可分为提前批(含强基计划、专项计划等)、本科批(包含普通本科批、特殊类型招生)、专科批,时间跨度为7月上旬至8月中旬:

提前批录取结果:通常在高考成绩公布后10-15天陆续公布,包含军事类、艺术类、公费师范生等特殊类型招生;

本科普通批:多数省份集中在7月15日-30日开放查询,重点大学录取结果多在中旬后段公布;

专科批录取结果:一般于8月1日-20日发布,部分省份可能延迟至8月底。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国际商贸名城义乌,前身为1993年义乌市人民政府与杭州大学联合创办的杭州大学义乌分校,2002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一所特色鲜明的公办高职院校。学校占地面积1000余亩,自然风光秀丽,建筑风格独特。下设9个教学单位33个招生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3万余名。

办学以来,学校坚持深化“义乌发展经验”,秉承“尚德崇文 创业立身”的校训精神,坚持“根植义乌、服务区域、走向国际”的办学定位,走出一条以“创”立校的特色办学之路。学校是浙江省高职高水平学校、浙江省优质高职院校、首批浙江省创业型大学建设试点院校,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连续两年上榜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典型学校60强榜单、全国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指数100所优秀院校名单、全国高职院校学生发展指数100所优秀院校名单,荣登《2023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人才培养卓越校”“服务贡献卓越校”“产教融合卓越校”全部榜单。

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学校现有教职工7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43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59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全国技术能手、浙江省“万人计划”传统工艺领军人才、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浙江省首席技师、浙江工匠、浙江省高职高专专业带头人等省级以上人才50余人次;获批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7个;境外留学访学三个月以上专任教师占比40%以上,“双师”型教师占比90%以上。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内涵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学校拥有国家骨干专业6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省优势专业5个、省特色专业5个、省高职高水平专业群2个;国家教学成果奖4项、国家精品课程3门、教育部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建设项目2项;获批国家级规划教材20本,主编教材获评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1项;主持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2项,学生荣获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33项(其中一等奖6项);开展“1+X”证书试点30余个;牵头成立全国直播电商职业教育集团,开发全国首个直播电商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

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学校主持国家科技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6项;建有2个产教融合联盟(职教集团)、5个产业学院和1个混合所有制学院;获批省级产教融合“五个一批”项目12个、产教融合示范基地1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成为全国首批“教育部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全国示范基地”;获得国务院领导及省领导肯定性批示建议10项。学校主动融入和服务区域发展,牵头成立全国数字商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义乌自由贸易发展区市域产教联合体。开展各类培训,近五年受益5万余人次。

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办学特色,“双创”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学校设立全省首个实体化运作的创业学院,建有创业园、创意园、国际创客园等近5万平方米的“三园两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学校获评国家众创空间、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浙江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位列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指数榜首,“创”系列文化三次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学生创业项目连续三届荣获“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1金2银。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率多年为12%左右,60%以上毕业生留本地就业创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构筑创意设计高地,助力区域时尚产业转型升级。学校运营的义乌市创意园是全国首个以“小商品创新设计”为主要研发方向的创意文化园区。园区是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浙江省高等学校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省级示范性青创空间,拥有国家旅游商品研发中心、国家林产品创意研发中心2个研发平台,入驻文创设计机构、产品研发科技型企业60余家,是中国美术学院等150余所高校设计专业实践基地。园区年均累计服务生产企业3000家以上,创意产值累计近4亿元。

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不断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学校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需求,与国(境)外100多所高校和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成立海外分校——摩洛哥义乌商学院,与新西兰北方理工学院、意大利佛罗伦萨自由美术学院分别举办国际商务、产品艺术设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设立6个海外师资培训基地,在马来西亚、西班牙、摩洛哥分别成立“义乌丝路学院”。累计培养国际学生1.2万余人次,国际生规模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开设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等9个语种课程,语种数量居全省高职院校第一;建有全国首个县级市HSK考点。学校连续两年位居浙江省高职院校国际化总体水平前三名。

未来,学校将坚持以**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贡献度,朝着“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国际有影响的特色鲜明高水平高职院校”目标奋勇前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