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时间:
重庆
大学点评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录取规则: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录取规则
第五章 录取规则
第十一条 学校按照教育部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的规定,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第十二条 学校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应的录取批次,采取远程网上录取的方式进行录取。
第十三条 对实行“顺序志愿”填报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校按考生填报的学校志愿优先的原则,按投档分数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符合条件的上线考生。若第一志愿生源不足,则录取非第一志愿的上线考生。对实行“平行志愿”填报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校按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投档分数相同时,按单科顺序及分数从高到低排序择优录取上线进档考生,单科顺序:理科为理科综合、数学、语文、外语;文科为文科综合、语文、数学、外语。艺术类专业按照本章程第二十一条执行,体育类专业按照本章程第二十二条执行。
第十五条 考生的录取专业按投档分数优先的原则,根据考生的专业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当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都不能满足时,对愿意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调剂到录取未满额的专业;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则予以退档。
第十六条 学校在内蒙古自治区实行“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的录取规则;江苏省考生学业水平测试的等级要求是:选测等级CC及以上、必测5合格,进档后排序规则采用“先分数后等级”办法;实行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的省份,有关招生录取工作按照相关省份政策执行,选考科目详见生源省份的已公布通告。
第十七条 录取时不设专业志愿级差分。
第十八条 学校执行国家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加、降分政策,按照加、降分以后形成的投档成绩进行录取和安排专业。
第十九条 各专业录取时,除英语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的考生外,其它专业语种不限,但新生入校后均以英语为第一外语安排教学。
第二十条 各专业均不限制男女生比例。
第二十一条艺术类专业录取规则
学校艺术类专业的专业考试成绩采用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专业统考(联考)成绩。考生文化、专业考试成绩须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划定的同批控制分数线。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投档后,学校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情况和录取规则择优录取。学校艺术类专业的进档考生按照专业成绩从高到低录取,专业成绩相同者按文化成绩从高到低录取,如文化成绩仍相同,则按语文、外语单科顺序及分数从高到低录取。
第二十二条 体育类专业录取规则
学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采用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的体育类专业统考成绩。考生文化、专业考试成绩须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划定的同批控制分数线。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投档后,学校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情况和录取规则择优录取。进档考生按照专业成绩从高到低录取,专业成绩相同者按文化成绩从高到低录取,如文化成绩仍相同,则按语文、外语单科顺序及分数从高到低录取。
第二十三条各专业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标准执行。报考师范专业的考生,除符合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外,还应参照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师资格认定体检标准,如身体健康状况不符合相关要求,建议慎重考虑是否报考师范专业。
第二十四条鉴于专科护理专业培养要求和就业特点,不招收色盲考生。考虑到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特殊性,建议身体表面暴露部位有大面积疤痕或色斑的考生、残疾考生慎重考虑是否报考专科护理专业。
第二十五条 未尽事宜按照教育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有关文件执行。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 | 专业大类 | 专业小类 |
供应链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服装与服饰设计(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环境设计(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信息安全(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 | 教育学 | 体育学类 |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 | 工学 | 能源动力类 |
物联网工程(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 | 艺术学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表演(本科) | 艺术学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美术学(本科) | 艺术学 | 美术学类 |
音乐表演(本科) | 艺术学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广播电视编导(本科) | 艺术学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音乐学(本科) | 艺术学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舞蹈学(本科) | 艺术学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风景园林(本科) | 工学 | 建筑类 |
园林(本科) | 农学 | 林学类 |
建筑学(本科) | 工学 | 建筑类 |
护理学(本科) | 医学 | 护理学类 |
软件工程(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通信工程(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汽车服务工程(本科) | 工学 | 机械类 |
机械电子工程(本科) | 工学 | 机械类 |
车辆工程(本科) | 工学 | 机械类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 | 工学 | 机械类 |
公共事业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公共管理类 |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 | 理学 | 数学类 |
英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物流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汉语言文学(本科)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新闻学(本科) | 文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学前教育(本科) | 教育学 | 教育学类 |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 | 法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
法学(本科) | 法学 | 法学类 |
金融工程(本科) | 经济学 | 金融学类 |
经济学(本科) | 经济学 | 经济学类 |
会计学(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工程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大学录取结果一般需要14-30天公布,具体时间与录取批次、省份招考进度和高校类型密切相关。
录取结果公布时间的基本规律,高校录取结果公布周期主要分为三个关键阶段:
提前批(如强基计划、军事类院校):通常在高考结束后的7-10天内完成投档与结果公示;
本科批次:多数省份集中在高考后14-21天公布,部分省份因考生规模或政策差异可能延长至25天;
专科批次:一般在本科批次结束后15-30天内完成录取结果发布。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简介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源于2000年创办的西南师范大学行知育才学院,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由重庆市教委主管的普通本科高校,2024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校是全国应用技术型大学战略试点研究高校,重庆市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位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抗战时期重庆办学之地——重庆市合川区草街街道,学校面向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万余人。
办学25年来,学校始终把做有社会责任的高水平民办本科高校作为办学的第一要旨,认真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坚守“知行合一,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秉持“厚德笃行,求真创造”的校训,大力弘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大学精神,深入实施“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积极把握机遇,勇毅前行,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
学校着力打造学科专业优势突出、办学特色鲜明、人才培养水平高、技术研发能力强的全国一流应用型民办大学。现有12个二级学院,45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和农学9大学科门类。学校教学资源丰富,现有建制实验(训)中心22个,其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各类实验(实训)分室141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81个。馆藏纸质图书257万余册,电子图书152万册,中外文献数据库38个。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重庆市高等学校市级重点学科1个、重点培育学科1个、重庆市一流专业3个、重庆市特色专业4个、重庆市产教融合优势特色专业群(培育)1个、重庆市产教融合虚实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1个、重庆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建设课程11门、重庆市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一流课程45门。2024年,学前教育、音乐学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
学校大力实施科研强校战略,强化有组织科研。现有市级科研平台2个、市级教育科研实验基地2个、市级科普基地1个、合川区技术创新中心3个、合川区人文社科研究基地3个、区级科普基地3个,校级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2个;先后承担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190余项、教育教学改革研究171项。学校设有重庆市欧美同学会海归博士工作站。
学校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开设行知创新实验班。近三年,学校师生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计算机设计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人才大赛等全国性大赛中获奖达270余人次,在全国大学生物流仿真设计大赛西南赛区、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重庆赛区等区域性比赛中获得市级以上奖项近1500余人次。学校自编自导自演的原创话剧《毕业季》,作为重庆市唯一入围中国第四届校园戏剧节的作品,荣获“中国戏剧奖·校园戏剧奖”中的“优秀剧目奖”。学校代表重庆市在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获得5枚金牌。
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了8万多名优秀人才,有2200多名被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英国朴次茅斯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2024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又创新高。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全国先进社会组织”“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中国民办教育百强”“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教育部思政司‘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高校”“重庆市第二届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成果三等奖”“重庆市教育系统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重庆市民办教育党建学习基地”“重庆市首批民办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和“重庆市首批市级‘绿色学校建设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2025年学校“软科中国民办高校排名”上升至全国第17名,蝉联重庆市民办高校第一名。
面向未来,学校坚持以**思想为指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续弘扬陶行知教育思想,锐意进取,奋楫笃行,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优质特色的全国一流应用型民办大学,以实际行动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202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