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电竞logo > 专业解读 > 专业排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排名 2025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高校排名榜单

时间: 专业排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全国大学排名榜单中,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位列第一名,等级为A+。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排名第二,等级为A。以下是整理的2025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高校排名榜单!

一、2025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高校排名榜单【参考2024年数据】

根据软科2024年学科排行榜可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共有125所院校上榜。其中,A+级别有3所、A级别5所、A-级别9所;B+级别有17所、B级别有18所、B-级别有16所;C+级别18所、C级别20所、C-级别18所。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被评为A+级别的院校有: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被评为A级别的院校有: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被评为A-级别的院校有: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学校名 学科 等级
清华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A+
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A+
北京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A
哈尔滨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A
上海交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A
浙江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A
西北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A
北京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A-
北京化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A-
天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A-
东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A-
中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A-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A-
四川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A-
西安交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A-
北京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大连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吉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燕山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复旦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同济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华东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东华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上海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南京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苏州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南京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山东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郑州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华中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重庆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国防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南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河北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哈尔滨工程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东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南京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江苏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合肥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厦门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武汉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湘潭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湖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中山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西南交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电子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昆明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西安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天津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天津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中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太原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沈阳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江苏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南昌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青岛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济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河南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武汉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中国地质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陕西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兰州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中国石油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广东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太原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大连交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长春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长春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哈尔滨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浙江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安徽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华侨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福州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景德镇陶瓷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武汉工程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湖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西南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贵州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西安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兰州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青岛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北京交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华北电力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内蒙古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佳木斯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中国矿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常州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河海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江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浙江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中国计量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安徽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南昌航空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中国海洋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海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深圳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桂林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西南石油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北京印刷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华北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沈阳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辽宁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沈阳化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沈阳建筑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江西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山东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河南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湖北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暨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广西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长安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安徽建筑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沈阳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重庆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海军工程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华北电力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中国科学院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A
华北电力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实力强劲。其材料学院于2012年由原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原机械工程系材料加工学科组建而成,而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始建于1988年 。学院师资阵容豪华,有两院院士7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名等 。在学科建设上成果斐然,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一级学科评比中获评A+。学院设有多个国家级科研和教学平台,聚焦新型信息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等前沿方向,科研成果丰硕,致力于培养顶尖材料学科人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实力非凡。其学院最早可追溯到1954年成立的航空冶金系,在2001年正式组建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科于2017、2022年连续入选国家 “双一流” 建设学科,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也多次获评A+。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汇聚6名两院院士、18位国家级领军人才、25位国家级青年人才 。设有材料智能设计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7个国家级及9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聚焦新型磁性功能材料、增材制造等前沿领域,成果斐然,为航空航天等行业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

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实力强劲。1988年就被列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7年成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2017年入选教育部一流学科名单,在国家第四轮学科水平评估中斩获A,ESI全球学科排名位居前1‰ 。学院师资雄厚,有院士、国家级人才等。拥有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科研教学基地,仪器设备先进。在材料合成、加工、结构分析等领域成果突出,培养的人才在材料、交通、航空航天等行业发挥重要作用。

对于2025年即将选择专业的同学们来说,这份排名是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A+级别的院校在教学资源、科研投入和师资力量上都有着巨大的优势,能为考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B等级的院校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和独特,同样值得考虑。而排名稍靠后的院校,也在各自擅长的领域有着一定的积累,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和兴趣进行选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