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理工大学各专业在河北录取分数线 2026河北考生多少分能上东华理工大学
时间:
河北 高校分数线
2025年东华理工大学在河北的招生包含历史类和物理类多个专业,各个专业录取分数线区间差异。历史类专业分数线在551分至577分之间,物理类专业分数线在527分至593分之间。其中,历史类会计学专业以577分为最高分专业,广告学专业以551分为最低分专业,物理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593分为最高分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以527分为最低分专业。以下为更详细的各专业分数线。
东华理工大学历史类各专业在河北录取分数线
院校代号 | 院校名称 | 专业代号 | 专业名称 | 分数线 |
---|---|---|---|---|
325 | 东华理工大学 | 2 | 广告学 | 551 |
325 | 东华理工大学 | 3 | 市场营销 | 551 |
325 | 东华理工大学 | 1 | 英语(外贸方向) | 557 |
325 | 东华理工大学 | 5 | 财务管理 | 575 |
325 | 东华理工大学 | 4 | 会计学 | 577 |
东华理工大学物理类各专业在河北录取分数线
院校代号 | 院校名称 | 专业代号 | 专业名称 | 分数线 |
---|---|---|---|---|
325 | 东华理工大学 | 42 | 土地资源管理 | 527 |
325 | 东华理工大学 | 25 | 土木工程 | 529 |
325 | 东华理工大学 | 36 | 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 | 530 |
325 | 东华理工大学 | 40 | 城乡规划 | 532 |
325 | 东华理工大学 | 27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533 |
325 | 东华理工大学 | 39 | 环境工程 | 536 |
325 | 东华理工大学 | 35 |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 536 |
325 | 东华理工大学 | 26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536 |
325 | 东华理工大学 | 10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旅游地学方向) | 537 |
325 | 东华理工大学 | 13 | 地球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537 |
325 | 东华理工大学 | 41 | 工程管理 | 538 |
325 | 东华理工大学 | 12 |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 | 538 |
325 | 东华理工大学 | 37 | 智能地球探测 | 539 |
325 | 东华理工大学 | 34 | 资源勘查工程 | 540 |
325 | 东华理工大学 | 33 | 勘查技术与工程 | 543 |
325 | 东华理工大学 | 11 | 地球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544 |
325 | 东华理工大学 | 28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544 |
325 | 东华理工大学 | 15 | 生物技术 | 545 |
325 | 东华理工大学 | 31 | 地理空间信息工程 | 545 |
325 | 东华理工大学 | 6 | 数字经济 | 546 |
325 | 东华理工大学 | 29 | 测绘工程 | 546 |
325 | 东华理工大学 | 14 |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 546 |
325 | 东华理工大学 | 19 | 复合材料与工程 | 548 |
325 | 东华理工大学 | 43 | 机械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551 |
325 | 东华理工大学 | 9 | 应用化学 | 553 |
325 | 东华理工大学 | 18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53 |
325 | 东华理工大学 | 8 | 物理学 | 553 |
325 | 东华理工大学 | 32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554 |
325 | 东华理工大学 | 44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555 |
325 | 东华理工大学 | 30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562 |
325 | 东华理工大学 | 7 | 数学与应用数学(含机器学习与软件开发等方向) | 566 |
325 | 东华理工大学 | 23 | 网络工程 | 574 |
325 | 东华理工大学 | 17 | 测控技术与仪器(测控、地球物理双学士学位) | 576 |
325 | 东华理工大学 | 16 | 机械工程 | 580 |
325 | 东华理工大学 | 22 | 软件工程(Web系统开发、大数据分析、移动软件开发) | 581 |
325 | 东华理工大学 | 24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585 |
325 | 东华理工大学 | 38 | 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 | 589 |
325 | 东华理工大学 | 20 | 电子信息工程 | 589 |
325 | 东华理工大学 | 2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93 |
东华理工大学简介
东华理工大学(原华东地质学院),简称东华理工,创办于1956年,是中国核工业第一所高等学府,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自然资源部、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具有地学、核科学特色,以理工为主,经、管、文、法、教、艺兼备的综合性大学。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111计划”入选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国家新工科和新文科项目入选高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中国人民海军士官选拔培训基地、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人才培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