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是双一流大学吗?一流学科有哪些及历年分数线位次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双一流大学名单可知,目前我国一共有14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根据这份名单查证后发现: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并没有出现在这份名单上,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延安职业技术学院不是双一流大学。双一流建设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重要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特色专业
专业层次 | 数量 | 专业 |
---|---|---|
省重点、培育专业 | 5 | 油气地质勘探技术、油气智能开采技术、工程造价、石油化工技术、大数据与会计 |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历年录取分数线
省份 | 年份 | 科类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河北 | 2024 | 历史 | 专科批 | 343 | 148442 |
河北 | 2024 | 物理 | 专科批 | 390 | 289529 |
山西 | 2024 | 文科 | 专科批 | 308 | 39836 |
山西 | 2024 | 理科 | 专科批 | 305 | 59447 |
江苏 | 2024 | 历史 | 专科批 | 366 | 27394 |
江苏 | 2024 | 物理 | 专科批 | 409 | 43185 |
江西 | 2024 | 历史 | 专科批 | 349 | 127656 |
江西 | 2024 | 物理 | 专科批 | 320 | 236348 |
重庆 | 2024 | 历史 | 专科批 | 318 | 59602 |
重庆 | 2024 | 物理 | 专科批 | 355 | 119674 |
四川 | 2024 | 文科 | 专科批 | 385 | 132792 |
四川 | 2024 | 理科 | 专科批 | 399 | 253605 |
贵州 | 2024 | 历史 | 专科批 | 308 | 91421 |
贵州 | 2024 | 物理 | 专科批 | 308 | 203032 |
陕西 | 2024 | 文科 | 专科批 | 375 | 56245 |
陕西 | 2024 | 理科 | 专科批 | 355 | 140790 |
甘肃 | 2024 | 历史 | 专科批 | 315 | 50249 |
甘肃 | 2024 | 物理 | 专科批 | 307 | 107727 |
青海 | 2024 | 文科 | 专科批 | 321 | 11398 |
青海 | 2024 | 理科 | 专科批 | 269 | 27913 |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是2005年起由延安10所大中专院校先后分三批合并而组建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其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共产党1937年在延安创立、毛泽东亲自命名的鲁迅师范学校。目前,学院是陕西省“双高计划”建设院校、陕西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海军、空军、武警部队定向培养军士院校、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西部海员培养基地、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陕西省消防救援总队消防员骨干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位于延安枣园革命旧址西侧。校园占地838亩,其中校本部525亩,建筑面积38.82万平方米。内设石油和化学工程系、农林与建筑工程系、经济管理系、机电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航运工程系、医学系、师范教育系、艺术系(延安鲁迅艺术学校)、军士学院、消防救援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课教学部、中职教育中心等9系4院1部1中心共15个教学机构;下设职业技术技能培训中心(延安技工学校)、附属中学、附属小学、附属幼儿园等4个附属单位。开设涵盖石油、化工、机电、经管、信息、农林、建筑、艺术、教育、医疗、旅游及航运等12个领域、覆盖延安支柱产业和重点行业的43个专业,其中国家骨干专业2个(航海技术、石油化工技术),省级高水平专业群3个(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园艺技术专业群、航海技术专业群),省级重点专业5个(石油化工技术、大数据与会计、工程造价、油气智能开采技术、油气地质勘探技术),省级一流专业5个(航海技术、石油化工技术、园艺技术、学前教育、护理),定向培养军士专业6个(海军3个: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空军2个: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武警1个:无人机应用技术)。拥有十大实训中心、202个校内实训室、154个校外实训基地。现有教职工850人,其中专任教师583人,“双师型”教师332人,教授30人(其中三级教授9人),博士(在读博士)18人;培育省级高校教学名师7名、省级优秀辅导员8名、省级专业教学团队1个;拥有陕西省科技特派员15名、科技厅专家8名、陕西省现代农业科学研究院专家7名,延安市社科专家26人、远程教育科普专家24名,市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现有全日制在籍学生11662人,其中军士生1118人,累计输送毕业生3万多名,就业去向落实率连年保持92%以上。“圣地工匠”“圣地军士”“延安海员”等人才品牌被行业、企业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