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财经大学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山西财经大学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山西财经大学录取规则:
山西财经大学录取规则
山西财经大学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 | 专业大类 | 专业小类 |
数据科学(本科) | 理学 | 统计学类 |
数字经济(本科) | 经济学 | 经济学类 |
金融科技(本科) | 经济学 | 金融学类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体育经济与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网络与新媒体(本科) | 文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本科) | 经济学 | 经济学类 |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应用统计学(本科) | 理学 | 统计学类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本科) | 理学 | 地理科学类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本科) | 理学 | 地理科学类 |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保险学(本科) | 经济学 | 金融学类 |
税收学(本科) | 经济学 | 财政学类 |
经济统计学(本科) | 经济学 | 经济学类 |
地理信息科学(本科) | 理学 | 地理科学类 |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能源经济(本科) | 经济学 | 经济学类 |
金融数学(本科) | 经济学 | 金融学类 |
应急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商务英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运动训练(本科) | 教育学 | 体育学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农林经济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农业经济管理类 |
文化产业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土地资源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公共管理类 |
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 | 管理学 | 公共管理类 |
行政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公共管理类 |
统计学(本科) | 理学 | 统计学类 |
资产评估(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国际商务(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审计学(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 | 理学 | 数学类 |
电子商务(本科) | 管理学 | 电子商务类 |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旅游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旅游管理类 |
财务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物流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市场营销(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工商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工程造价(本科)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新闻学(本科) | 文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法学(本科) | 法学 | 法学类 |
国民经济管理(本科) | 经济学 | 经济学类 |
贸易经济(本科) | 经济学 | 经济与贸易类 |
财政学(本科) | 经济学 | 财政学类 |
金融工程(本科) | 经济学 | 金融学类 |
经济学(本科) | 经济学 | 经济学类 |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 | 经济学 | 经济与贸易类 |
金融学(本科) | 经济学 | 金融学类 |
会计学(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管理科学(本科)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工程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山西财经大学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高考报考后,录取结果通常在填报志愿后的一段时间内公布。根据历年的情况,具体时间如下:
1. 提前批次:预计在7月上旬就可以查询到录取结果。提前批次是高考志愿中最早进行的一批,因此录取结果也会相对较早出来。
2. 本科批:预计在填报志愿后25天左右可以查到录取结果。本科批通常在提前批次之后进行。
3. 专科批次:专科批次的录取结果通常会在填报后的5-7天或10天左右公布,具体取决于所在省份的录取规则。
需要注意的是,各个省之间公布时间有差异,具体还是以当地招生办出的公告为准。此外,每年招生期间,有些骗子可能会利用家长和考生对录取信息不了解的空子,因此考生不要轻易将自己的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等信息泄露给别人,所有考生均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自己的录取状态。
山西财经大学简介
山西财经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省属地方类高等院校,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校最早的财经大学之一,坐落于素有“龙城”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西省省会太原市。
学校始建于1951年,前身是山西省银行干部学校、商业干部学校、供销合作干部学校、财政干部学校和粮食干部学校,1958年9月五所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山西财经学院。1984年12月成立山西经济管理学院。1997年10月山西财经学院和山西经济管理学院合并组建山西财经大学。长期以来,学校秉承“修德立信、博学求真”的校训精神,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法学为优势和特色,经、管、法、理、工、文等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20余万名毕业生,涌现出了一大批财经类优秀高等人才。
学校教职工1723人,其中专任教师1158人,教授、副教授549人,具有博士学位者69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山西省青年三晋学者、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级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等近40余人。近年来,学校坚持“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大力度引进大批海内外优秀人才,聘请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行业精英等担任客座教授、兼职教授和指导教师,并出台一系列人才培育扶持计划。
学校占地1954.08亩(含东山校区),现有本科生16830人,硕士研究生4237人,博士研究生207人,继续教育学生15519人,留学生44人。学校设有教学单位22个、校级科研机构22个,获批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和省级重点研究智库1个,拥有本科专业57个,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46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85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学校拥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和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拥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4个省级重点学科,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5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拥有应用经济学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五年来累计立项教育部和国家级项目259项、省级项目1772项和山西省“1331工程”项目23个,承担横向课题544项,出版学术著作281部,发表学术论文3015篇,荣获各类科研奖项465项,获批山西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基地,新增1个“省校合作智库示范基地”,举办各类高水平大型学术会议、论坛、研讨会等890余场,在国内外业界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声誉 。
学校坚持走好开放办学之路,与省内33个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深化省校合作、共建“十二大基地”,与国内7所“双一流”高校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国外30多所知名大学及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山西财经大学中德学院”2个专业达到欧洲FIBAA国际认证标准。学校成为全国财经类高校第5个、山西省高校第1个AACSB和AMBA会员。
砥砺奋进新时代,赓续前行谱新篇。学校将始终坚持以**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励精图治、奋发向上,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为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国内一流财经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