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电竞logo > 大学介绍 > 大学点评>

2025年吕梁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时间: 大学点评

吕梁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吕梁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

吕梁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

二、录取原则及规则


(一)普通高考录取原则


1.依据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招生工作的规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择优录取。

2.招生录取工作在省、吕梁市招生委员会统一组织下进行,执行教育部规定的“学校负责,招考管理中心监督”的录取机制。

3.设立由学院领导及相关部门组成的招生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招生工作,并自觉接受纪委监委、新闻媒体、考生和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4.进档考生按“专业志愿优先”的原则安排专业,第一专业志愿无法满足的录取第二个专业志愿。所有专业志愿都不能满足的,服从调剂,将根据分数调剂到相应专业。不服从调剂的做退档处理。

5.体检标准严格执行教育部、卫生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

6.对加分投档考生的处理,按照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7.外语语种:只招收英语语种的考生。

8.新生入学后,3个月内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复查不合格者,取消入学资格。

(二)对口升学招生

1.实行“学校负责、省招考管理中心监督”的录取体制。

2.录取严格按照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划定的最低录取控制线,按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3.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可按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的规定执行。

吕梁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 专业大类 专业小类
建筑室内设计(专科) 土木建筑 建筑设计类
无人机应用技术(专科) 装备制造 航空装备类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科) 电子信息 电子信息类
旅游管理(专科) 旅游 旅游类
电子商务(专科) 财经商贸 电子商务类
大数据与会计(专科) 财经商贸 财务会计类
酿酒技术(专科) 食品药品与粮食 食品类
大数据技术(专科) 电子信息 计算机类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 电子信息 计算机类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 电子信息 计算机类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科) 装备制造 汽车制造类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科) 装备制造 自动化类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科) 装备制造 自动化类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科) 装备制造 机械设计制造类
工程测量技术(专科) 资源环境与安全 测绘地理信息类
矿山机电与智能装备(专科) 资源环境与安全 煤炭类

吕梁职业技术学院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吕梁职业技术学院高考填报志愿后,录取结果通常在15天到一个月内可查询,具体时间因录取批次而异。

主要批次查询时间节点

1. 本科提前批

一般为填报志愿后15天左右公布结果(最早7月中旬可查),适用于军校、公安类院校、国家专项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

2. 本科普通批

填报后约25天(通常7月下旬)公布,包含重点本科院校及部分热门专业。

3. 高职专科批

专科批需等待30天左右(7月下旬至8月初),而高职专科批结果多在8月中旬公布。

吕梁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吕梁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13年10月,是一所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吕梁市人民政府主管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建校以来,吕梁职院人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不断探索改革教育教学理念、办学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和招生就业模式。学院依托吕梁产业发展,秉承吕梁精神,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立足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党和国家服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服务,努力成为吕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先行者、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

学院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区,胜溪湖森林公园和孝河湿地公园环绕其周,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环境优雅,景色宜人。学院占地面积540亩,绿化面积40%以上,总建筑面积26.13万平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500余万元。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70个,多媒体设备83套,计算机机房7个,2个语音实验室,教学用计算机700余台,馆藏图书35.4万余册 。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295人,其中专任教师169人,教授2人,副教授1人,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讲师19人,教师系列中级职称50人,实验系列中级职称1人,会计师1人。教师队伍中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的教师达到123人,“双师型”教师56人。

学院设有大数据学院、矿业工程系、机电系、电子信息系、经济系、基础部、思政部等7个二级院系部。围绕吕梁主导产业开设有智能控制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工程测量技术、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煤矿智能开采技术、煤炭清洁利用技术、氢能技术应用、煤化工技术、矿山机电与智能装备、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建筑室内设计、物联网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园林技术、畜牧兽医、酿酒技术、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旅游管理等29个高职专业,现有在校大学生5500余人。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学院办学体制、改革创新、校企合作、社会服务等各项事业正在稳步推进,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办学机制体制不断创新。在吕梁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8月,学院与北航教育集团、腾讯云(北京)有限公司三方共建的大数据学院正式挂牌成立。作为吕梁大数据产业“一委三院”人才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数据学院秉承“把握方向、突出应用、强化实践、服务吕梁、辐射山西”的办学理念,构建“面向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的“校校企”协同创新模式,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云计算、大数据人才培养基地、大数据公共实训基地、大数据人才培训基地、大数据认证考试培训中心。机电一体化技术与应用专业入选省级高水平重点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成功列入省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十四五”首批建设项目)。云计算平台运维与开发、财务数字化应用、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大数据平台运维、企业网络安全防护、云计算开发与运维等6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入选“1+X”证书试点院校。

——市场化办学理念逐渐浓厚。学院历来高度重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坚持以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积极推进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努力提高我院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深入贯彻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积极探索“双导师、双主体、双身份”育人模式,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先后与离柳集团、鹏飞集团、金达集团、河北铁宇等20多家省内外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对接省级重点专业镇,与吕梁市农业学校、山西杏花东杏酒业公司等校企联合共建的“杏花村白酒学院”,被颁授山西省职业教育首批省级特色产业学院。与北方教育集团共同投资2000万元建成省内一流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基地。与鹏飞集团共建“吕梁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与金达集团共建“吕梁职业技术学院金达继续教育学院”,采用“订单+学徒”培养模式的首批学徒顺利毕业。推动与合作企业在互设基地、培养“双师型”教师、联合招生、共同制订课程内容及课程标准、开发课程资源等方面向宽领域、深层次、高水平发展,率先蹚出了一条校企创新合作发展的新路来。

——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学院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学院正在努力找准服务吕梁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点,努力从“自我发展”向“服务社会”转变,进一步厘清“产业需要什么”和“我们能做什么”的关系,在主动服务中体现办学担当。积极开展各种岗位技能培训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累计完成职业资格培训鉴定、考工考级2500余人次,企业职工岗位培训、就业指导培训、退伍军人素质和技能提升培训、农民工、共青团干部等培训累计达7300余人次,社会服务能力和辐射作用逐步增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办学声誉不断扩大。建校后先后荣获“全国测绘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和个人二等奖” “‘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优秀奖”“山西省第十四届职业院校云计算技术与应用技能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新道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山西省总决赛一等奖”“山西省校园艺术大赛一等奖”“山西省大学生运动会优秀组织奖”“山西省大学生运动会篮球比赛高职组全省第五名”、“中国大学生CUBA篮球联赛山西省第七名”、“山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综采电气维修二等奖”、“山西省第十三届高职技能大赛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二等奖”等奖项;被评为“吕梁市党建示范校”“吕梁市优秀基层党组织”、“吕梁市先进基层工会”、“山西省五四红旗团委”、“十佳综治单位”、“平安校园”、“义务献血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申报的中华职业教育社课题项目“地方政府对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合作形成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与研究”荣获三等奖;学院教师先后荣获“山西省三晋英才”“吕梁市技术状元”“山西省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山西省校园艺术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山西省大学生运动会优秀教练”“山西省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称号。成功获批两个煤炭点横向课题,首次获批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由探索类)项目,两个科技创新项目和一个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被省教育厅批准立项,实现了省级科研项目立项新突破。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学院在山西省委、省政府,吕梁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教育厅的正确指导下,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有利时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育使命,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学院正在朝着区域特色鲜明、省内“双高”院校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