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电竞logo > 大学介绍 > 大学点评>

2025年沈阳体育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时间: 大学点评

沈阳体育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沈阳体育学院录取规则:

沈阳体育学院录取规则

1.调档比例

根据生源省份的调档规定和报考我院的生源等情况确定投档比例,原则控制在我院录取省份招生计划数的100%-120%以内(我院在辽宁省招生的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专业的投档比例为100%),进档考生原则上以考生填报专业的顺序择优录取确定每位考生的专业,各专业志愿之间没有分数级差。

2.身体健康状况要求

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3.院校志愿录取办法

按考生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第一志愿考生生源充足时,只录取第一志愿考生,按照考生专业志愿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时,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

4.对加分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考生的处理

凡按政策规定加分投档考生,承认各地的加分政策,按加分后的投档分数录取;对降分投档考生,按高考实际分数录取;在分数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相关科目分数高的考生(英语专业考生参考英语成绩)。

5.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

录取时按考生专业志愿顺序根据各专业缺额情况,从高分到低分录取,额满为止。

6.我院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和休闲体育专业承认辽宁省的体育考试成绩,录取时,按文化课成绩除以7.5,加体育成绩所得的综合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7.单独招生专业工作程序、日程安排及录取办法

单独招生专业:运动训练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1)报名条件

a、考生须达到二级或二级以上运动技术等级标准;

b、应、往届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c、考生年龄不超过22周岁(一级以上优秀运动员可放宽到35周岁);

d、符合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体检要求。

2)报名要求

考生本人须到我院现场采集照片,并提交以下材料:

a、《沈阳体育学院单招专业报名表》(报名前到我院招生网站下载打印);

b、《沈阳体育学院单招专业考生体格检查表》(报名前到

我院招生网站下载打印);

c、运动员等级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d、近两年运动成绩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e、学历证明(应届毕业生由学校出具证明,往届毕业生交毕业证书复印件,复印件需加盖学校公章);

f、户籍卡复印件及身份证复印件;

g、考生必须向我院招生办提供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考生号(到本人户口所在地招生办公室办理)。未办理考生号者各省、市、自治区招办不予备案,我院也不予录取;

h、考生报考专项以运动技术等级证书为准,不予改动。

3)报名时间、地点

时间: 3月1日—3月20日

地点:沈阳体育学院招生就业处

4)考试时间、地点和内容

体育考试时间:5月3日—6日

体育考试科目:专项技术

文化课考试时间:5月8日—9日

文化课考试科目:数学、语文、英语、政治

考试地点:沈阳体育学院

5)面试时间及要求

凡报考我院运动训练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考生须参加5月3日—9日的面试。未参加面试者不予录取。

6)免试条件

(1)申报材料时间:2010年3月1日-10日

(2)申报材料地点:沈阳体育学院招生办公室

(3)免试条件

a、运动成绩优异,曾获全国体育比赛前三名、亚洲体育比赛前六名、世界体育比赛前八名和获得球类集体项目运动健将、田径项目运动健将、武术项目武英级和其他项目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b、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c、办理正式招收手续、工资关系在体育系统运动队且工资实行运动员基础津贴和成绩津贴(不包括职业运动员)。

(4)申报材料

a、《2010年优秀运动员免试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审批表》(到我院招生网站下载打印);

b、高中毕业证书复印件或同等学力证明;

c、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出具的运动成绩证明。

(5)办理程序

a、符合条件的优秀运动员通过组织推荐或自行联系申请就读我院,并取得我院同意;

b、有免试进入我院学习意向的优秀运动员,须参加其户口所在地省级招办统一组织的高考报名;

c、申报免试入学的优秀运动员应向所在基层单位提出申请,

经所在单位同意后,填写《2010年优秀运动员免试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审批表》,报省(区、市)体育局人事教育部门;

d、各省(区、市)体育局人事教育部门,对优秀运动员的

政治表现、运动成绩、文化程度等基本条件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在《2010年优秀运动员免试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审批表》上签署意见并盖章;

e、我院须在接收优秀运动员入学的《2010年优秀运动员免试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审批表》上签署意见并盖章。

4)录取办法

除符合免试条件的考生外,文化课成绩达到划定的最低分数控制线上,分专业、分专项、分男女、按比例、按文体综合分由高至低择优录取。

8.艺术类专业工作程序、日程安排及录取办法:

艺术类表演专业:考生须参加我院的专业考试(未参加我院专业考试的考生我院将不予录取),取得我院专业合格证(我院2010年表演专业两个专项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分别为:健美操65分,体育舞蹈 65分),且文化课成绩达到本省艺术类文化课最低控制分数线上,分专项、按比例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9.联系电话、网址

1)沈阳体育学院招生咨询电话:024-89166657

2)沈阳体育学院网址:http://zsjyc.syty.edu.cn/

3)电子信箱: shajin6441976@163.com

沈阳体育学院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 专业大类 专业小类
足球运动(本科) 教育学 体育学类
舞蹈表演(本科) 艺术学 音乐与舞蹈学类
体育经济与管理(本科)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网络与新媒体(本科) 文学 新闻传播学类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本科) 教育学 体育学类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 教育学 体育学类
休闲体育(本科) 教育学 体育学类
运动训练(本科) 教育学 体育学类
应用心理学(本科) 理学 心理学类
新闻学(本科) 文学 新闻传播学类
运动康复(本科) 教育学 体育学类
运动人体科学(本科) 教育学 体育学类
体育教育(本科) 教育学 体育学类

沈阳体育学院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从高考成绩公布到最终录取结果出炉,通常需要15天至1个月不等,完整录取周期可能持续40天左右。具体时长因省份、录取批次而异,考生需结合本省招生办公布的时间表主动查询。

一、各省录取时间差异较大

不同省份的高考录取日程由当地教育考试院独立安排,因此全国没有统一的时间标准。

二、不同批次的录取时长不同

高考录取按批次进行,各批次的时间跨度差异显著:

本科提前批:涉及军校、公费师范生等特殊类型招生,通常最早启动且耗时最短。

本科批:普通本科批次因考生数量多、审核流程复杂,耗时较长。

高职(专科)批:通常在本科录取结束后进行,周期较短。

沈阳体育学院简介

沈阳体育学院原名东北体育学院,创立于1954年,隶属国家体委(国家体育总局),2001年,由国家体育总局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是我国体育行业骨干院校之一,目前由辽宁省教育厅主管。

学校占地面积1688亩,建筑面积30.66万平方米,其中雪上运动中心(白清寨校区)占地757亩。学校是国家首批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体育学一级学科下设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管理学、运动康复学6个二级学科。学校同时拥有全日制(非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学校被列为辽宁省“国内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体育学学科入选辽宁省“国内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学科名单。

学校现有教职工7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6000余人。教师中5人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人为国际体操联合会执委会和技委会委员、亚洲体操联合会蹦床技术委员会主席兼执委;1人获全国最美教师,1人获辽宁省最美教师;有“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2个,“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省特聘教授2人,省优秀专家1人,省教学名师11人,省优秀教师5人;4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7人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第一层次”,8人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4人入选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2人被确定为国家体育总局“精英教练员双百培养计划”资助对象,1人入选沈阳市高层次人才杰出人才(B类),3人入选沈阳市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

沈阳体育学院原名东北体育学院,始建于1954年,1956年更名为沈阳体育学院,是原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体委)直属高校,2001年调整为国家体育总局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是我国体育行业骨干院校,辽宁省“国内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设有主校区和白清寨校区,总占地面积1688.86亩,建筑面积30.67万平方米。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秉承“厚德博学 弘毅致强”校训,发扬“心怀祖国 放眼世界 锲而不舍 勇攀高峰”精神,坚持教学、科研、训练相结合,服务“奥运争光”计划,为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东北全面振兴等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实施作出积极贡献。

学科专业体系完备,特色鲜明。学校以体育学为主,教管文理艺协调发展,是国家首批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体育学学科入选辽宁省“国内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学科,在辽宁省首轮“双一流”建设验收中获评“优秀”。下设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管理学、运动康复学6个二级学科,同时拥有全日制(非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现有13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

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力量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560人,博士生导师18人,国际级裁判员40人。教师中有全国最美教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荣誉奖章获得者5人;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人选6人、“精英教练员双百培养计划”资助对象2人;“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高校创新团队2个;辽宁省最美教师1人、“兴辽英才”计划人才4人、省特聘教授2人、省优秀专家1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5人、省教学名师17人、省优秀教师7人、省教书育人楷模1人。

人才培养突出质量,桃李盈枝。学校共培养各级各类体育高素质人才7万余人,包括一批开创体育学理论先河的著名学者,我国自由式滑雪、板球等奥运项目的开拓者,驰骋赛场的奥运冠军,以及终身奉献体育教育事业的各类学校体育教师等等。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000余人,与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学校有国家级一流课程5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一流课程65门、省级精品课程14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体育优秀课6门、省级公共艺术课1门。毕业生就业率连年高于全省本科高校平均水平,优质就业率不断提升。

科学研究实力强劲,硕果累累。学校共有省部级科研平台19个,包括首批国家体育科普基地、辽宁省运动诊断与评价专业技术创新中心和东北地区最大的体育专业综合性研究与开发实验室,拥有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运动生命科学馆。实验室面积1.3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近2亿元,图书馆藏书98.9万册。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科技攻关,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4项,获批国家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7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承担国家体育科技服务项目66项,获得省部级以上政府科技成果奖励68项。《沈阳体育学院学报》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MI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转载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

竞技体育为国争光,成绩斐然。学校是国内唯一一所自主培养的运动员在冬、夏奥运会上都夺得金牌的高校,于20世纪80年代调整竞技体育项目布局,突出冰雪特色。历届学生在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赛等世界大赛中获得金牌153枚,自主培养的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代表中国队连续参加了第18-24届冬奥会,夺得我国冬奥史上该项目14枚奖牌中的13枚(3金7银3铜),被誉为“中国雪上梦之队”。学校现有涵盖19个项目的34支校代表队,其中板球、花式跳绳等校代表队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洲际比赛,取得优异成绩。

国际交流持续深化,成效显著。学校与俄罗斯、美国、丹麦、法国、英国、韩国、泰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大学和体育组织建立了交流关系,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列斯加夫特体育大学合作举办休闲体育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持续提升国际交流水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立足新时代,面向新征程,学校坚持以**思想为指导,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冰雪特色鲜明、行业领先的国内一流、世界知名体育大学,为服务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战略和辽宁全面振兴贡献沈体力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