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电竞logo > 陕西高考 > 陕西大学介绍 > 陕西大学点评>

2025年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时间: 陕西 大学点评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录取规则: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录取规则

第四章 录取规则
第九条 学校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通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考填报志愿统一录取,未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按志愿优先原则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第一志愿,在第一志愿录取生源不足时,由高分到低分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无志愿分数级差要求;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按分数优先的原则录取考生,志愿不满时按当地省级招办的政策进行征集志愿录取。考生一经录取,凭学校《录取通知书》到校报到,经复审合格,正式注册。
第十条 调档比例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办的文件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学校对艺术类考生录取时不限制单科成绩。艺术类专业在专业课和文化课考试成绩均达到规定分数线的条件下,按照专业课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录取,在专业课成绩相同情况下,按文化课成绩排序录取。陕西省播音编导类考生在双科过线的条件下,按照文化课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录取,文化课成绩相同情况下按专业课成绩排序录取。在河南省艺术类专业考试内容相同、科类相同、录取批段相同、录取规则相同的两个及以上专业选择同一专业组。除已备案山东省校考的艺术类专业,学校认可考生的专业课校考合格成绩外,其他省份艺术类本、专科专业课成绩均认可生源地省份组织的相应统考或联考成绩;在实行艺术类平行志愿投档录取的省份,学校执行该省份艺术类投档相关政策。
第十二条 学校对生源地各项加分(降分)政策予以认可。
第十三条 学校对所有专业录取无男女比例限制要求。
第十四条 学校对考生的单科成绩均不作限定,外语类考生不再加试口语及听力。各专业考生不限制语种,但入校后学校各专业只开设英语公共课,请非英语语种的考生谨慎填报。
第十五条 考生身体健康要求,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学校录取结束后,考生可登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办或我校官方网站查询录取结果。录取新生按《录取通知书》按时到校报道,未向学校请假说明情况逾期不报到者,学校将按规定报生源所在地省级招办,视为自动放弃入学资格。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 专业大类 专业小类
交通管理(本科) 管理学 公共管理类
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 管理学 公共管理类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
服装与服饰设计(本科) 艺术学 设计学类
产品设计(本科) 艺术学 设计学类
环境设计(本科) 艺术学 设计学类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 艺术学 设计学类
生物制药(本科) 工学 生物工程类
物联网工程(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
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 艺术学 戏剧与影视学类
表演(本科) 艺术学 戏剧与影视学类
风景园林(本科) 工学 建筑类
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 工学 纺织类
制药工程(本科) 工学 化工与制药类
数字媒体艺术(本科) 艺术学 设计学类
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 工学 机械类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本科) 工学 材料类
财务管理(本科)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物流管理(本科) 管理学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市场营销(本科)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工程造价(本科)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学前教育(本科) 教育学 教育学类
小学教育(本科) 教育学 教育学类
金融工程(本科) 经济学 金融学类
会计学(本科)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工程管理(本科)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大学志愿填报后,录取结果一般在10-15天内可查询,不同批次、地区和院校的具体时间有所差异

1、录取结果查询时间差异

录取批次决定查询周期。高考录取按批次进行(如提前批、本科批、专科批),各批次填报与录取时间不同。例如,强基计划录取结果可能在一周内公布,而本科普通批通常需10-15天。

2、省份和招生政策影响进度。不同省份的录取进度受考生数量、招录流程复杂度影响,例如人口大省的本科批结果可能晚于其他省份1-2天。2025年起全国多地实施新高考政策,合并录取批次后,部分省份的查询时间可能相对集中。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简介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创建于1994年,是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坐落在十三朝古都、关中平原城市群经济圈、国家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西安都市圈核心区西咸新区,交通便利。

学校坚持以**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学校秉持“锲而不舍、玉汝于成”的校训,“爱国孝亲、励志践行”的校风,坚持“国际化视野、市场化思维、特色化发展”的办学理念,遵循“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兼修、应用为本”的办学思路,实施“人才强校、质量立校、创新兴校”战略。经过多年发展积淀,逐步形成“思政引领、德育先行、三维培养、三融教育、信息支撑、工程提能、承创并举、协同发展”的办学特色。

学校设有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健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职学院、基础部、体育部等10个学院(部),有服装设计与工程、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联网工程、金融工程、学前教育、制药工程等为特色的本、专科专业66个,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学校现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5门。学校拥有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创新创业基地2个。

学校拥有含篮球馆、足球场、游泳馆、多元化健身房、瑜伽馆等超大型多功能数字化体育场馆,新型智慧教室,多层次教学实验室,现代化的图书馆等教学设施。根据学校原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原副校长、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授权,学校创办季羡林国学院,设有季羡林纪念馆、学术研究中心、国学研究所等机构,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国学思想指导学校建设和发展,已成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教育基地。学校配备有高标准的学生公寓、多样化的餐饮中心、“一站式”学生服务中心、学生发展中心,为学校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学科专业建设和学生成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校拥有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汇聚一大批国内外著名专家,实行集团办学、专家治校、教授治学。学校被确定为“中央及国家机关社会实践实习定点院校”,先后与华为、如意集团、修正药业、西部云谷等多家国内著名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与国内百余家大中型知名企业建立“订单培养”机制,开展协同育人,先后为国家、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师生在新澳中服装文化艺术周大赛中荣获五项国际大奖,获得意大利“金剪刀”大赛金奖等。近年来,学校年平均就业率达到93%以上。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就业影响力十大品牌高校”、“最具就业竞争力院校”、“国家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全国教育系统精神文明最佳单位”“国家行业人才建设示范院校”等多项荣誉,被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综治委、陕西省公安厅授予“平安校园”称号。

学校坚持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力度。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西班牙、韩国、马来西亚、日本、泰国等27个国家和港澳台等地区56所著名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参与成立“一带一路”国际服装艺术教育联盟并为理事单位,为大力推动师生国际双向交流开通了绿色通道。

立足新时代,孕育新机遇,实现新发展。学校将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主动服务国家、地方和行业重大战略需求,全面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为实现教育强国奋斗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