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招生代码是多少 附专业代码对照表(2025参考)
					时间:
					 高校名单
				
			温州大学的学校代码是10351,这个代码在教育部官网发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中可以查询到,在浙江的招生代码是0024,在北京的招生代码是3335,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参考所在省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代码。
温州大学在各省招生代码是什么
各省的招生代码可能会因招生要求、招生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变化。院校代码是指全国各高校在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类似于学校的“身份证号”,用于查询学校信息。 以下是2024年温州大学在各省院校标准代码,供2025年考生参考!
| 序号 | 省份 | 院校招生代码 | 
|---|---|---|
| 1 | 浙江 | 0024 | 
| 2 | 北京 | 3335 | 
| 3 | 河北 | 2104 | 
| 4 | 上海 | 518 | 
| 5 | 青海 | 3246 | 
| 6 | 陕西 | 4214 | 
| 7 | 内蒙古 | 603 | 
| 8 | 广西 | 10351 | 
| 9 | 天津 | 1297 | 
| 10 | 山东 | A351 | 
| 11 | 安徽 | 2606 | 
| 12 | 山西 | 1637 | 
| 13 | 重庆 | 3328 | 
| 14 | 宁夏 | 3341 | 
| 15 | 湖北 | H013 | 
| 16 | 江苏 | 2228 | 
| 17 | 辽宁 | 0351 | 
| 18 | 海南 | 0957 | 
| 19 | 贵州 | 2360 | 
| 20 | 云南 | 3309 | 
| 21 | 新疆 | 1268 | 
| 22 | 福建 | 3283 | 
| 23 | 广东 | 10351 | 
| 24 | 甘肃 | 1956 | 
| 25 | 吉林 | 3310 | 
| 26 | 江西 | 2360 | 
| 27 | 黑龙江 | 1605 | 
| 28 | 河南 | 4050 | 
| 29 | 四川 | 3329 | 
| 30 | 湖南 | 3319 | 
温州大学各专业招生代码
温州大学不同专业招生代码是不一样的,以下是2024年温州大学各专业招生代码,以浙江为例:
| 序号 | 专业名称 | 专业招生代码 | 
|---|---|---|
| 1 | 人工智能 | 054 | 
| 2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032 | 
| 3 | 化学 | 035 | 
| 4 | 历史学 | 018 | 
| 5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003 | 
| 6 | 国际经贸规则 | 007 | 
| 7 | 土木工程 | 048 | 
| 8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049 | 
| 9 | 学前教育 | 010 | 
| 10 | 小学教育 | 011 | 
| 11 | 工业工程 | 043 | 
| 12 | 工商管理 | 002 | 
| 13 | 广告学 | 015 | 
| 14 | 应用化学 | 036 | 
| 15 | 应用心理学 | 009 | 
| 16 | 应用统计学 | 033 | 
| 17 | 建筑学 | 047 | 
| 18 | 思想政治教育 | 008 | 
| 19 | 教育技术学 | 012 | 
| 20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030 | 
| 21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055 | 
| 22 | 日语 | 021 | 
| 23 | 智能制造工程 | 046 | 
| 24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025 | 
| 25 | 机械工程 | 044 | 
| 26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034 | 
| 27 | 汉语言文学 | 016 | 
| 28 | 法学 | 005 | 
| 29 | 物理学 | 031 | 
| 30 | 环境工程 | 038 | 
| 31 | 生态学 | 041 | 
| 32 | 生物技术 | 039 | 
| 33 | 生物科学 | 040 | 
| 34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052 | 
| 35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050 | 
| 36 | 网络工程 | 056 | 
| 37 | 翻译 | 019 | 
| 38 | 能源化学 | 037 | 
| 39 | 英语 | 020 | 
| 40 | 行政管理 | 006 | 
| 4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053 | 
| 42 | 财务管理 | 001 | 
| 43 | 车辆工程 | 042 | 
| 44 | 金融工程 | 004 | 
| 45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051 | 
温州大学怎么样
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2420人,其中专任教师1518人(博士1046人,占68.91%)。拥有全职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万人计划”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国家级人才45人,各类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85人,获批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省首批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拥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国家级教书育人模范。生态环境学科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