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越甲可吞吴整首诗
时间:
江南体育官方网站下载地址查询
整首诗“三千越甲可吞吴”如下:上联写道,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下联则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此联乃蒲松龄自勉之作,其中“三千越甲可吞吴”一句,寓意深远。它表明,有志向的人必定能成就事业,正如项羽破釜沉舟,终使百二秦关归楚所有。
而那些用心刻苦之人,亦必将得到上天的眷顾。勾践卧薪尝胆,最终以三千越兵战胜吴国,便是明证。
蒲松龄为了鞭策自己勤奋读书与创作,特将此联刻在压纸用的铜尺上,并悬于聊斋书房之中。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他出生于济南府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是清代杰出的文学家,尤以短篇小说见长。
作为中国清初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的文学成就斐然。除《聊斋志异》外,他还留下了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关于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总计近200万言。《聊斋志异》刊行后,迅速风靡天下,引发了一波仿效之作的热潮,推动了志怪传奇类小说的再度繁荣。其众多篇章更是被不断改编为戏曲、电影、电视剧,影响深远。而《聊斋志异》也早已走向世界,蒲松龄为中国乃至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