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济宁市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时间:
语文试题
2022年济宁市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35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小题,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5题。
材料一:
关于新子学的讨论到目前为止依然只是学术界的一个 “话题 ”,而没有多少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出现。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应该在于没有人给予新子学以准确的界定,从而使得学者们无法立足于新子学概念建构出新子学。
立足于传统的子学概念,新子学应该有两层含义。当子学 “指先秦至汉初诸子百家学术之总称 ”时,新子学就应该指当今哲学家、思想家的学术,也即指当今哲学家、思想家的哲学和思想;当子学 “指研究诸子思想的学问 ”时,新子学就应该指当今学者研究先秦诸子乃至历代诸子的学问。然而,仔细考究上述关于新子学的定义,又似有不妥之处。如果把新子学界定为前者,那么,不仅立足于中国哲学、中国思想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所建构出的哲学和思想属于新子学,立足于西方哲学、西方思想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所建构出的哲学和思想也属于新子学。这样,新子学就不仅有可能失去 “中国底蕴 ”,还有可能失去 “中国特色 ”,从而成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没有多少本质关联的东西。如果把新子学界定为后者,就没有多少学术价值。因为当今这种学术已经相当成熟,相关成果已经很多,根本不需要用新子学来概括,更不需要建立这样的学问。
回过头来看,用新子学指称当今中国哲学家、思想家的学术,指称当今中国哲学家、思想家的哲学和思想,这个定义虽然不妥,但是如果我们从 “中国底蕴 ”“中国特色 ”的角度对其稍作限定,把新子学界定为当今中国哲学家、思想家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于中国历代诸子的哲学和思想所建构的哲学和思想,就比较合理了。这可以说是广义的新子学概念。考虑到传统的子学概念中的 “子 ”一开始是指先秦至汉初诸子,把新子学界定为当今中国哲学家、思想家立足于先秦至汉初诸子的哲学和思想所建构的哲学和思想,也是比较合理的。这可以说是狭义的新子学概念。从学术界已有的关于新子学的讨论成果来看,狭义的新子学概念更易为多数学者所接受。
可以说,先秦至汉初诸子之学是后世历代哲学家、思想家建构其哲学、思想的源头活水,大体决定了后世哲学和思想的基本走向。于是, “回到先秦至汉初诸子 ”,成为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哲学家们和思想家们建构新哲学、新思想的统一模式或者说路径。如:魏晋玄学家通过解读《老子》《庄子》《周易》而建构出兼具儒道特色的新道家 ——玄学;宋明理学家通过解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周易》等建构出宋明时期的新儒学 ——理学。现代新儒家学者同样主要是通过解读先秦儒家的著作来建构具有现代意义的新儒学,即便冯友兰先生声称接着程朱理学讲,他也主要是在借鉴先秦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再借鉴程朱理学,并接着程朱理学讲的。而且,程朱理学本来也是从先秦儒学而来。基于此,狭义新子学的界定,就不仅是比较合理的,还是有历史根据的。还可以将这部分哲学家、思想家的哲学和思想纳入新子学之中去,充分激发这部分哲学家、思想家建构新子学的热情,使得新子学的建构有较为坚实的现实基础。
(摘编自陆建华《 “新子学 ”随想》)
材料二:
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探究朱子理学跨时空的理论贡献与实践价值,至少有以下看点。
对 “四书 ”的 “集注 ”和 “序定 ”均属朱熹首创。在 “集注 ”的同时,朱熹按 “学论孟庸 ”的次第,对研习 “四书 ”作了排定, “学问须以大学为先,次论语,次孟子,次中庸 ”。注释 “四书 ”,朱熹首推《大学》的 “三纲领 ”,此说要求把人性的 “本善 ”发扬出来,并不断自新,以求达到完美,阐明了儒家做人的基本态度和理想追求。
朱熹注释 “四书 ”博采众长,他认为 “儒释道合流 ”应是 “守儒学正统,融百家之说 ”,并非平分秋色。朱子理学以孔孟为主体,开思想包容之先河,形成了主流文化与宗教以及外来学说中国化的糅合机制,孕育出一个向心型的中华文化共同体。该机制和共同体直至影响到近现代中国对世界各种先进思潮的引进、吸收,意义重大。
朱熹呼吁 “存理灭欲 ”,主要目的在于遏制权贵搜刮民脂民膏和过度奢靡。虽然 “存理灭欲 ”不可能在专制社会里得到真切落实,但是能在一定范围内对官僚阶层产生心理上的戒惧,节制其贪腐的任性,实际上保护了民利。可见,从孔子到朱熹的儒家传统,在其倡导之时,就包含着强烈的社会批评精神和社会监督意义。
《朱子家训》以治国大义开篇,旨在教化社会全员,并非专对朱氏族人。其首句即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 ”,强调明君要仁政爱民,贤臣要忠君爱国。朱熹每次朝奏都要讲 “正心诚意 ”和 “复疆土 ”。朱熹临终前仍抱病修订《楚辞集注》,以揭示屈原精神的核心是 “爱国 ”,发出了护国济民的绝唱。朱子理学锻造的爱国精神已经融入中华血液。
(摘编自朱清《朱子理学的几个重要看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因为当今学者研究先秦诸子乃至历代诸子的学问相当成熟,成果颇多,如果再用新子学来加以界定,就没有什么价值。
B.定义为 “当今中国哲学家、思想家的学术、哲学和思想 ”的新子学,虽有不妥,但稍作限定,还是具有明显的合理性的。
C.如果把新子学界定为当今哲学家、思想家的学术思想,会使这一概念的外延过宽,把对西方哲学、思想的研究也包括进来。
D.朱子理学具有跨越时空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影响深远,而其建构新哲学、新思想的模式或路径是 “回到先秦至汉初诸子 ”。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新子学失去了其本身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关联,就不仅会失去其 “中国底蕴 ”,还有可能失去其 “中国特色 ”。
B.从魏晋玄学家到宋明理学家再到新儒家,中国历代儒学家在建构其哲学和思想时,都把先秦至汉初诸子之学作为源头活水。
C.在建构具有现代意义的新儒学时,应以先秦儒学为研究对象而无须专门研究程朱理学,因为程朱理学的本源也是先秦儒学。
D.朱熹提倡 “存理灭欲 ”有其正面意义,能够在心理上对官僚阶层起到一些警戒作用,但这种作用显然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撑狭义新子学概念的一项是( 3分)
A.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从史学成就与文学成就两方面赞颂《史记》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B.一代通儒大师钱穆先生的代表作品《论语新解》《庄老通辨》《孔子传》,能够把读者领进中国古典哲学的大门。
C.曹操以《孙子兵法》 “十三篇 ”为依据,编撰《孙子略解》,结合自身经验,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作了阶段性总结。
D.北师大许家星教授的《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学研究》,革新了对朱子四书学的理论框架和认知结构的把握理解。
4.材料二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4分)超然客公众号
5.从材料一看,狭义新子学的界定有哪些价值?( 6分)
(二 )现代文阅读Ⅱ (本题共 4小题, 16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 9题。
暖暖的百柳岗
李贯通
隆冬。
在这混混沌沌的旷野,尘障里闯出卢大根巍然的身躯。他迈着矫健的步履,半袒袄襟,裸露着褐色的突隆的胸肌,登上这个二十几丈长的小丘陵般的百柳岗。他止步叉腰,哈出几团烟似的气,俨然是冬的主宰。
他突然听到一种细碎的声音,猛回头 ——哦,他刚刚走过的蜿蜒小道上,行走着一位矮个子,匆匆忙忙,一颠一颠 ……杨来顺 !杨拐子 !他眼里跳出一线隐隐愠怒。
上次两人参加县 “劳动致富 ”表彰大会后,卢大根去看望老书记 “大辕骡 ”。大辕骡病了。哦,大辕骡不再是大辕骡了。他的脸像一张揉满褶皱的草纸与一副骨架的粘合;宽大的前额,塌成洼坑的太阳穴,陷出黑膨的眼窝。
“书记 !”卢大根喉头里如塞了一团在酒精中浸过的棉纱, “几个月不见 ……”
大辕骡微微一笑 :“死不了 !”
卢大根眼泪汪汪,说道 :“你等着,我再来! ”
他刚出门,迎面过来杨拐子。他 “哼 ”了一声甩开胳膊,擦身而过。
没想到,现在,他卢大根刚登上百柳岗,那杨拐子又尾随而至。真是冤家路窄 !莫不是杨拐子也想到了摸一条鳝鱼?
百柳岗,布满了坟子。然而,筑岗起土而成的坑却有它独特的魅力 ——盛产鳝鱼。据县城里一位名老中医讲,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曾写到 “箭杆鳝 ”,益气补血,壮阳明目,强身安神 ……这坑里的鳝确是像箭杆,而且常有证实那理论的事例传开去。
卢大根在离坑还有七八米的一块倒了的石碑前停下了。他不由自主地蹲下来,摸着那光滑的石面,凝视着上面模糊的字痕。哦,多少年了?雷雨风雪 ……这可是十一岁时的卢大根和十一岁时的杨来顺盟誓兄弟的见证啊!
卢大根摘下那顶足有二斤重的狗皮帽子,正想脱衣,忽儿听到一种窸窸窣窣的声音。不知怎的,他对这声音特别反感。他一下将帽子摔在石碑上。
当忿忿地循声望去,他怔住了。离他五六步的样子,杨拐子已经脱去了衣服,精瘦干瘪,如一个晒了很长时间的发了几个叉的干胡萝卜,风有资格把他抛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挑战 !挑战 !
卢大根有了一种被捉弄的焦躁。他迅速解开扣子,两胳膊向后一甩,衣服落在地上。他舞舞胳膊,硬朗朗的,骨节在响,铁疙瘩一样的腿子肉一跳一跳。他觉得天气并不冷,火力正从他心里向外蒸发。
一颤一颤的,杨拐子走到坑边,一副可怜相。他两臂紧紧地抱着胸,勾着腰,好像担心冻裂他薄薄的皮。他侧着身子用一只脚朝水里一蘸,立刻倒吸着凉气抽出来。迟疑片刻,又低下身子,一手按着坑沿,极慢极慢地向水里移。牙齿咯咯作响。
“你下去就要见阎王的 !”卢大根吼了起来。
杨拐子漠然地回望了一眼,继续慢慢地下水。
卢大根冷笑了一声,从衣袋里掏出那瓶 “大米特酿 ”。他本可以将它全喝完,然而他留下了足有四两。他一手叉腰,一手把酒瓶伸过去,对水没了半截身的杨拐子说道 :“过来 !弄几口吧 !哈哈 !”杨拐子仍是漠然地摇头,脚一蹬岸,向坑里游去了。卢大根又喝了两口特酿,然后把酒瓶举过顶,狠狠地朝石碑上砸去 ——蓦然感到脑神经一痛,神不守舍地作了个鱼跃,跳进坑里。
他是顺着坑边摸的。摸了几十米。从没有过的摸鱼霉运,让他心里涌起一种难以言表的滋味。他的心仿佛被盐腌了,烦躁地想撕开肚皮晾一晾 !然而,他一声不吭地,不折不挠地,摸,摸 ……他终于从那种烦躁中得到暂时的解脱 ——他想起了在床上呻吟的憔悴的大辕骡。
一九六五年,大辕骡调来后,鼓励他们各显神通,帮他们贷款。卢大根养了六十只水貂,杨来顺立了两座窑。 “文革 ”来了,一根绳拴了仨蚂蚱。
“你,打他 !”造反派头头薅住了杨来顺的头发呵斥道。
杨来顺眼角滑下两行泪,痉挛的手向大辕骡扬了起来 ……
轮到卢大根了,任那帮小子轮番拳打脚踢,他木头人一般,死挺挺立着,像极了大辕骡。
风咆哮着。水面不时有他们踢腾出的浪花。
突然,杨拐子声嘶力竭地叫起来 :“大根 !大根 !”
卢大根正好浮上水面换气。他颇不耐烦地扭过头,迅速地游过去了。杨来顺正两手忙乱地握着一根鳝鱼,不停地倒换着手,那鳝鱼不算小,刚出水面,活力还足。卢大根迅疾地死死勒住它的腰。
杨来顺万万没想到,卢大根一上岸就昏倒了。
他将耳朵贴在大根的左胸 ——哦,大根的心还在跳 !
泪珠落在大根的腮上。
他叼住僵死的鳝鱼。侧起大根的身子,然后趴在地上,一点点地朝自己的背上挪动。他运足了气,四肢上撑,一公分,二公分 ……双脚前挪,哦 ,他奇迹般地背起了他 !他奇迹般地站了起来 ——不异于一株枯柳撑托起一座山峰 !
一颠一颠,一颠一颠 ……
哦,百柳岗终于让他给服服贴贴地踩在脚下了 !
哦,他看到了县城。看看身后,那坑,那石碑,那林子,那坟子,全都没有了。他用力向上颠了颠大根,朝着暖暖的灯火阔步而行。
(有删改 )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他眼里跳出一线隐隐愠怒 ”,暗示卢、杨二人之间以前必有过节,引起读者的好奇,为后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B.卢、杨二人先是不约而同看望老书记,后又不谋而合去捉鳝鱼,表明他们都对当年扶助过自己的老书记心怀感激。
C.看到杨来顺抢先脱衣试水,卢大根认为这是对自己的挑战,他大声诅咒杨来顺去见阎王,显露出心胸狭隘的一面。
D.当年杨来顺动手打了大辕骡,虽然是迫于外在压力,但毕竟不如卢大根刚强,他们这一对发小也从那时结下了芥蒂。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闯出 ”“裸露 ”“止步叉腰 ”等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活脱脱地展示出卢大根的壮汉形象,与下文杨来顺的 “矮个子 ”形成反差。
B.卢、杨二人为数不多的话语大都处在故事情节进展的关键节点上,或造成悬念,或推动情节,或表达情感,简短有力,耐人寻味。
C.文章在描写卢大根面对 “倒了的石碑 ”时,运用 “一摸 ”“一摔 ”“一砸 ”等词语,从细微之处表现出人物当时矛盾复杂的心态。
D.文章内容安排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作者用大量笔墨写卢、杨二人下坑捉鳝鱼的过程,描述下坑前后的情节用笔则较为简略。
8.小说在叙述故事时多处运用插叙方式,试找出并分别说明其作用。( 4分)
9.故事以 “他用力向上颠了颠大根,朝着暖暖的灯火阔步而行 ”作结,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6分)超然客公众号
二、古代诗文阅读( 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小题,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 14题。
房玄龄明达吏事,辅以文学,夙夜尽心,惟恐一物失所;用法宽平,闻人有善,若己有之,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与杜如晦引拔士类,常如不及。至于台阁规模,皆二人所定。上每与玄龄谋事,必曰: “非如晦不能决。 ”及如晦至,卒用玄龄之策。盖玄龄善谋,如晦能断故也。二人深相得,同心徇国,故唐世称贤相者,推房、杜焉。玄龄虽蒙宠待,或以事被谴,辄累日诣朝堂,稽颡请罪,恐惧若无所容。
房玄龄、王珪掌内外官考,治书侍御史权万纪奏其不平,上命侯君集推之。魏征谏曰: “玄龄、珪皆朝廷旧臣,素以忠直为陛下所委,所考既多,其间能无一二人不当!察其情,终非阿私。若推得其事则皆不可信岂得复当重任且万纪比来恒在考堂曾无驳正及身不得考乃始陈论 此正欲激陛下之怒,非竭诚徇国也。 ”上乃释不问。
玄龄谓诸子曰: “吾受主上厚恩,今天下无事,唯东征未已,群臣莫敢谏,吾知而不言,死有余责。 ”乃上表谏,以为: “陛下功名威德亦可足矣,拓地开疆亦可止矣。今驱无罪之士卒,委之锋刃之下,使肝脑涂地,独不足愍乎!向使高丽违失臣节,诛之可也 ;侵扰百姓,灭之可也 ;他日能为中国患,除之可也。今无此三条,愿陛下许高丽自新,罢应募之众,自然华夷庆赖,远肃迩安。臣旦夕入地,傥蒙录此哀鸣,死且不朽! ”
玄龄之子遗爱尚上女高阳公主,上谓公主曰: “彼病笃如此,尚能忧我国家。 ”上自临视,握手与诀,悲不自胜。七月癸卯,薨。
柳芳曰:玄龄佐太宗定天下,及终相位,凡三十二年,天下号为贤相;然无迹可寻,德亦至矣。故太宗定祸乱而房、杜不言功,珪、征善谏诤,而房、杜让其贤,英、卫善将兵,而房、杜行其道,理致太平,善归人主。为唐宗臣,宜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 ·唐纪》)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若推得 /其事则皆不可信岂得 /复当重任 /且万纪比来恒在考堂 /曾无驳正 /及身不得考 /乃始陈论 /
B.若推得其事 /则皆不可信 /岂得复当重任 /且万纪比来恒在考堂 /曾无驳正 /及身不得考 /乃始陈论 /
C.若推得其事 /则皆不可信 /岂得复当重任 /且万纪比来恒在 /考堂曾无驳正 /及身不得考 /乃始陈论 /
D.若推得 /其事则皆不可信岂得 /复当重任 /且万纪比来恒在 /考堂曾无驳正 /及身不得考 /乃始陈论 /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台阁,是尚书台的别称,文中即为此意,后也用来泛指中央政府机关。
B.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行礼人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虔诚。
C.中国,古代多泛指我国中原地区,文中的 “中国 ”是指当时的唐王朝。
D.癸卯,六十干支之一,可以纪年、月、日,文中 “癸卯 ”是用来纪月。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房玄龄每次与杜如晦商议朝政,皇上都让如晦做决断,而最后还是采用房玄龄的策略,房、杜二人配合默契。
B.权万纪上奏说房玄龄、王珪考核朝廷内外官员不公正。唐太宗命人核查实情,后经魏征劝说,不再追问。
C.唐太宗东征高丽之时,群臣无人敢于反对,而房玄龄认为自己作为深受皇帝厚恩的重臣,有责任进行劝阻。
D.太宗对房玄龄关爱有加,他们不仅结为儿女亲家,而且在他病情危重的时候,太宗亲临探视,悲伤不已。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
( 1)此正欲激陛下之怒,非竭诚徇国也。 (3分 )
( 2)今驱无罪之士卒,委之锋刃之下,使肝脑涂地,独不足愍乎! (5分 )
14.唐人柳芳评价房玄龄 “德亦至矣 ”。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德 ”表现在哪些方面。 (3分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 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 16题。
旧居
韦庄
芳草又芳草,故人杨子家。
青云容易散,白日等闲斜。
皓质留残雪,香魂逐断霞。
不知何处笛,一夜叫梅花。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以芳草开篇,写故人杨子长年漂泊在外,满院的芳草长了一层又一层,十分茂密。
B.颈联意境深邃,寄寓深刻,草间的残雪与行将消失的晚霞,传达出一种凄凉哀婉的感受。
C.尾联以声结情,不知何处飘来《梅花落》的笛声,彻夜不息,引发了诗人浓重的思念之情。
D.诗人故地重游,睹物思人,全诗描绘了故人旧居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16.结合全诗,对 “青云容易散,白日等闲斜 ”二句作简要赏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小题, 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
( 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用 “ ▲, ▲ ”两句,揭示了《离骚》多用香草美人寄寓情感的写作特色,体现了对屈原高洁人格的赞美。
( 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 “ ▲, ▲ ”两句,借明媚的春光抒发落寞无奈之情,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 3) “梦 ”是古典诗歌的常见意象,诗人们经常借助各种梦境来抒情达意,寄托感慨,如 “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 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小题,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 20题。
树花是小说,有枝有干地攀在纵横交叉的结构上,俯下它漫天的华美,那里面有多层次、多角度的说不尽的故事。
草花是诗,由于矮,像是刚从土里蹦上来的,一种精粹的、鲜艳的、凝聚的美。
爬藤花是散文,像荼蘼、紫藤、茑萝,乃至丝瓜花、扁豆花,都有一种走到哪里就开到哪里的潇洒。 看起来漫不经心,它们等开完了整个季节之后回头一看,倒也不是没有一篇是欠缺章法的 ——无论是斜挂在疏篱间的,泼撒在花架上的,哗哗地流下瓜棚的,或者不自惜地淌在坡地上的,乃至于调皮刁钻爬上老树,把枯木开得活了似的,都各有各的文法,各有各的修辞。
( )。它是一种彻底的时间艺术,在丝帷的开阖间即生而即死,它的每一秒钟都在 “动 ”,它简直严格地遵守着古典戏剧的 “三一律 ”——“一时 ”“一地 ”“一事 ”。使我感动的不是那一夕之间偶然白起来的花瓣,也不是那偶然香起来的细蕊,而是那几乎听得见的砰然有声的拆展的过程。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如此说来,可以比作昙花的文体,大概就是舞台剧了吧
B.如此说来,可以称作舞台剧的花儿,大概就是昙花了吧
C.如果有什么文体可以比作昙花的,大概就是舞台剧了吧
D.如果有什么花儿可以称作舞台剧的,大概就是昙花了吧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看起来漫不经心,等它们开完了整个季节之后回头一看,倒也不是没有一篇欠缺章法的
B.看起来它们漫不经心,等开完了整个季节之后回头一看,倒也没有一篇不是欠缺章法的
C.它们看起来漫不经心,等开完了整个季节之后回头一看,倒也没有一篇是欠缺章法的
D.看起来漫不经心,等开完了整个季节之后回头一看它们,倒也每一篇都是有章法的
20.下列句子中,同时运用了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草花是诗,由于矮,像是刚从土里蹦上来的,一种精粹的、鲜艳的、凝聚的美。
B.像荼蘼、紫藤、茑萝,乃至丝瓜花、扁豆花,都有一种走到哪里就开到哪里的潇洒。
C.或者不自惜地淌在坡地上的,乃至于调皮刁钻爬上老树,把枯木开得活了似的。
D.使我感动的不是那一夕之间偶然白起来的花瓣,也不是那偶然香起来的细蕊。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小题, 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 22题。
有的学者把生活中的各类事件分为两种, ① ,另一种是 “极端斯坦 ”。从宏观角度来看,有些数据是平均分布的,如人的身高、体重、寿命等;同时, ② ,如城市人口、个人财富和商品价格等。
今后的世界将会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交互的变快和个人能力的增强而出现越来越多的 “极端斯坦 ”。例如卖货这件事,从前属于 “平均斯坦 ”,一个柜台每天有多少人的流量,大约能转化成多少销售额,最后一定是一个大致平均分布的数据。但是今天一个所谓的流量明星坐在直播间,一个晚上就能卖出几千万上亿元的商品,于是卖货这件事 ③ 。
这一趋势将使得难以预测的事件逐渐增多,如何应对这类事件,也就成为了今后个人和社会必须面对的课题。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意思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个字。( 6分)
22.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5分)
四、写作( 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一个怎样的团队才最有潜力,最有可能成功呢?
有人认为关键在于团队成员的 “同 ”,即思想上同心同德,行动上协同一致。所谓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人心齐,泰山移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也有人认为关键在于团队成员的 “异 ”,即他们在观点、能力和专长各方面的不同。一个高度同质化的团队是很难创新突破的,对他们来说, 1加 1只是等于 2;而团队成员的 “异 ”,使得彼此之间能够扬长避短、相互完善,结果 1加 1可能等于 3、等于 10甚至等于 100。
上面的材料给你怎样的启示?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参考答案
一、( 35分)
1.A( “就没有什么价值 ”错。原文为 “如果把新子学界定为后者,就没有多少学术价值 ”,并非没有任何价值)
2.D( A项,不合文意。原文是 “这样,新子学就不仅有可能失去 ‘中国底蕴 ’,还有可能失去 ‘中国特色 ’,从而成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没有多少本质关联的东西 ”; B项,魏晋玄学不属于儒学; C项, “无须专门研究程朱理学 ”错,程朱理学是儒学的重要发展阶段,也应该是重要研究对象)
3. B( “狭义新子学 ”界定为当今中国哲学家、思想家立足于先秦至汉初诸子的哲学和思想所建构的哲学和思想。 A、 D两项不符合 “立足于先秦至汉初诸子的哲学和思想 ”要求, C项不符合 “当今中国哲学家、思想家 ”的要求。)
4.①例证法。文中超然客公众号通过列举朱熹注释 “四书 ”、编写《朱子家训》、修订《楚辞集注》等事迹,论述朱子理学的贡献和价值。②引证法。文中多处引用朱熹说的话和倡导的观念,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4分。每点 2分,意思对即可)
5.①这一概念的界定比较合理。因为子学中的 “子 ”本就指先秦到汉初诸子,新子学理所当然地应该以先秦到汉初诸子为立足点。②这一概念有历史根据。历史上从玄学到宋明理学再到新儒家,都是以先秦到汉初诸子作为源头的。③从学术界已有的讨论成果看,这一概念更易为多数学者所接受。④这一概念能够充分激发相关学者建构新子学的热情,使新子学有了坚实的现实基础。( 6分。每点 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6.C( “他大声诅咒杨来顺去见阎王,显露出心胸狭隘的一面 ”错误。从文意来看,他大吼 “你下去就要见阎王的 ”,其实是出于对杨来顺的关心)
7.D( “大量笔墨写卢、杨二人下坑捉鳝鱼的过程,而对下坑前后的情节描述用笔简略 ”错误,作者对 “下坑前 ”的描述着墨较多)
8.①插叙卢、杨二人看望病中的大辕骡书记的情节,补充交代前文卢、杨意外相遇的背景,也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做铺垫。②插叙介绍鳝鱼的功效,说明下文二人找寻鳝鱼的原因,丰富文章内容。③插叙三人文革时期的遭遇,补充说明卢、杨二人矛盾的缘起,使小说情节曲折而富有波澜。( 4分。每点 2分,其中内容概括 1分,分析作用 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9.① “用力向上颠了颠 ”,说明杨来顺消除了与卢大根之间的嫌隙和恩怨,表现出他对卢大根的理解和关爱。② “暖暖的 ”“阔步 ”表明真诚的友情可以让人内心感到温暖和喜悦,给原本瘦小的杨来顺带来巨大的力量。③以 “朝着暖暖的灯火阔步而行 ”结尾,昭示出人物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含蓄地表达了赞美美好人性这一主题。( 6分。每点 3分,第③点必答,其他两点任答一点即可。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二、( 35分)
10.B(第一处, “若推得 ”没有宾语,内容须往后延伸,故在 “其事 ”后断开;第二处, “岂 ”为疑问副词,应放句首,引领下文,故在 “岂得 ”前断开;第三处, “曾无驳正 ”的主语应为万纪,不是 “考堂 ”,故在 “考堂 ”后断开)
11.D(超然客公众号根据原文 “七月癸卯 ”可以推断,文中 “癸卯 ”是用来纪日)
12.A(根据文中 “上每与玄龄谋事 ”可知, “房玄龄每次与杜如晦商议朝政 ”错误)
13.( 1)这正是想要激起陛下的怒火,并不是竭尽忠诚奉献国家啊。(共 3分。判断句式、 “徇国 ”各 1分,句意通顺 1分)
( 2)现在驱使那些无罪的士兵,把他们的生命置于刀枪之下,让他们肝脑涂地,难道不值得怜悯吗!(共 5分。 “委 ”“锋刃 ”“独 ”“愍 ”各 1分,句意通顺 1分)
14.①精通政务,尽心尽力;②用法宽平,待人不求全责备;③与朝臣同心同德,一心为国;④心怀社稷,敢于进言。(共 3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若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15.A(从后文 “香魂 ”可以推断,故人杨子已经去世,并非 “长年漂泊在外 ”)
16.①这两句写空中的白云容易随风飘散,太阳在不知不觉间沉入地平线;②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营造出深邃隽永的意境,并且对仗工整,结构严谨,语言工巧;③既表达了对人生短暂无常的感慨,更流露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6分。每点 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17.( 1)其志洁 故其称物芳 ( 2)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 3)( 3)示例一: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示例二: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示例三:梦入神山教神妪 老鱼跳波瘦蛟舞 (李贺《李凭箜篌引》)
示例四:小楫轻舟 梦入芙蓉浦 (周邦彦《苏幕遮 ·燎沉香》)
示例五: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6分。每空 1分,错字、添字、漏字该空一得分,第( 3)小题有其他合乎要求的答案亦可)
三、( 20分)
18.D(超然客公众号根据文意,作者是把不同的花比作各类文体,而不是把各类文体比作不同的花,由此可排除 A、 C;几个段落之间是并列关系, “如此说来 ”无从落实,由此可排除 A、 B)
19.C(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 “它们 ”位置不当,二是滥用否定词 “不是 ”“没有 ”)
20.A( A项 “草花是诗 ”是比喻, “像是刚从土里蹦上来的 ”是比拟; B、 C两项有比拟无比喻; D项无修辞手法)
21.①一种是 “平均斯坦 ”②也有很多数据是极端分布的 ③就成为 “极端斯坦 ”( 6分。每写出一处给 2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2.①移动互联网不断发展,②信息交互变快,③个人能力赠强,④随之,今后的世界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 “极端斯坦 ”。( 5分。每答对一句给 1分,文意完整连贯给 1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四、( 60分)
23.参考 2021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房玄龄通晓政务,再辅以文才,早晚尽心尽力,唯恐有哪一件事处理不好;他施行法令宽和平正,如果听说别人有长处,就像自己拥有一样,不用求全责备的要求来选择人,不根据自己的长处来要求人。与杜如晦一起举荐选拔士人,好像总是觉得没把事情做好。至于尚书台的制度程式,都是由二人拟定的。唐太宗每次和房玄龄商议政事,一定说: “不是杜如晦的话,就不能做出决定。 ”等到杜如晦到了,最终还是采纳房玄龄的策略。这就是房玄龄善于谋划、杜如晦能够决断的缘故。二人非常投合,同心同德为国家奉献,所以唐代能称作贤相的,首推房玄龄、杜如晦。房玄龄虽然蒙受唐太宗宠信,但有时因为某事被谴责,总是一连数日到朝堂,磕头请罪,恐惧得好像无地自容。
房玄龄、王珪掌管朝廷内外官员的考核,治书侍御史权万纪上奏说他们不公正,唐太宗命令侯君集核查实情。魏征上谏说 :“房玄龄、王珪都是朝中老臣,一直以忠诚正直被陛下委用,所考核的官员又很多,中间能没有一二个人考核失当!了解实情,他们终归不会徇私。假如查到失当之处,就都不可信,那么以后他们怎能重新担当重任呢 !而且权万纪近来一直在考场兼职,竟然没有纠正错误;等到自己参加考核却没有取得好的成绩时,才陈奏意见。这正是想要激起陛下的怒火,并非竭尽忠诚奉献国家。 ”唐太宗于是放下此事,不再过问。
房玄龄对他的儿子们说 :“我蒙皇上隆恩,如今天下并无战事,只有东征高丽之事还未结束,众位大臣都不敢劝谏,如果我明知东征不妥而不加劝谏的话,那就是死有余辜了。于是上表劝谏,认为 :“陛下的功名威德己足够了,开拓疆土也可以停止了。现在驱使那些无罪的士兵,把他们的生命置于刀枪之下,让他们肝脑涂地,难道不值得怜悯吗!假使当初高丽违背藩臣之礼,就可以去讨伐他们;假若他们曾侵扰百姓,就可以去消灭他们;假若他日可能会成为国家的祸患,也可以除掉他们。如今的高丽并没有这三种情况,希望陛下允许高丽悔过自新,解散召募的士卒,自然是华夷庆幸得到依靠,远近之地恭服安定。我很快就要死去了,倘若承蒙陛下采纳将死者的话,我即便死了也将会不朽。 ”
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娶了太宗的女儿高阳公主为妻。唐太宗对公主说 :“你的公公病得这么厉害,还能为国忧心。 ”唐太宗亲自前往探视,握着房玄龄的手与他告别,悲痛不能自禁。七月癸卯日,房玄龄病世。
柳芳说:房玄龄辅佐太宗平定天下,直到死于宰相位上,共三十二年,天下人号称为贤相;然而没有多少事迹可寻,道德也达到至高境界。所以太宗平定祸乱而房、杜二人不居功;王珪、魏徵善于谏诤,而房、杜二人不争其贤名;李绩(英国公)、李靖(卫国公)善于领兵作战而房、杜二人辅行文道,使国家太平,将功劳归于君主。房玄龄被称为唐代令人敬仰的名臣,理所当然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