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电竞logo> > 安徽高考 > 安徽江南游戏网页版网址 > 安徽江南体育官方网站下载地址查询>

2021安徽专科学校排名 哪所高职院校好

时间: 江南体育官方网站下载地址查询

安徽虽然相较于隔壁的江苏、浙江而言,在高校总体的分布来说相对较为劣势,但是自己仍旧在中国属于数一数二的高校重镇。全省分布120所大学,其中专科涵盖数量多达32所,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于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安徽专科学校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所在城市 公办/民办 投档分
1 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 安庆 公办 409
2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合肥 公办 383
3 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合肥 公办 382
4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芜湖 公办 371
5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合肥 公办 366
6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合肥 公办 358
7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芜湖 公办 355
8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合肥 公办 348
9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合肥 公办 322
10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芜湖 公办 320
11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马鞍山 公办 311
12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 合肥 公办 307
13 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阜阳 公办 295
14 合肥共达职业技术学院 合肥 民办 229
15 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 淮北 民办 227
15 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 合肥 公办 227
15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合肥 公办 227
18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合肥 公办 221
19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池州 公办 220
20 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合肥 公办 217
21 阜阳科技职业学院 阜阳 民办 209
21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 宣城 公办 209
23 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铜陵 公办 208
23 蚌埠经济技术职业学院 蚌埠 民办 208
23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 铜陵 公办 208
26 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合肥 公办 207
26 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 合肥 公办 207
26 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安庆 公办 207
29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淮南 公办 206
29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 六安 公办 206
29 安徽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六安 民办 206
32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 合肥 公办 205
32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 合肥 民办 205
32 安徽审计职业学院 合肥 公办 205
32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 马鞍山 公办 205
32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淮南 公办 205
32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 宿州 公办 205
38 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池州 公办 204
38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安庆 公办 204
40 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合肥 公办 203
40 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合肥 公办 203
40 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 合肥 公办 203
40 徽商职业学院 合肥 公办 203
44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蚌埠 公办 202
44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合肥 公办 202
44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 合肥 公办 202
44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滁州 公办 202
44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 六安 公办 202
44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 六安 公办 202
44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宿州 公办 202
51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合肥 公办 201
51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滁州 公办 201
51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淮北 公办 201
51 淮南联合大学 淮南 公办 201
51 黄山职业技术学院 黄山 公办 201
51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 马鞍山 公办 201
57 合肥科技职业学院 合肥 民办 200
57 合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合肥 民办 200
57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合肥 公办 200
57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合肥 公办 200
57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芜湖 公办 200
57 安徽涉外经济职业学院 合肥 民办 200
57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合肥 公办 200
57 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学院 芜湖 民办 200
57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 安庆 公办 200
57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亳州 公办 200
57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 阜阳 公办 200

安徽专科学校介绍

一、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推荐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共设有机械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学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纺织服装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财经商贸学院、管理学院、铁道学院、基础教学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3个教学院部,开设74个高职专科专业。

二、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推荐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

学校主动融入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全市各大开发区和经济园区,立足芜湖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电线电缆四大支柱产业,以及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与企业开展校企深度合作,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夯实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内容,提升校企合作质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

Baidu
map